文字希的演变,希字的演变过程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字希的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文字希的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希?
反义词:多
希,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ī,最早见于秦系简帛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希”的基本含义为少,如希有;引申含义为盼望,如希望。
在日常使用中,“希”的用法一般是用作动词指希望,如希遂(希望实践)。
字源演变
希字最早见于秦系简帛时代,会意字。从爻(像网孔之形),从巾(供擦抹的织物),合起来表示织得稀疏如网的麻布。希是稀的初文。本义指麻布织得不密。泛指稀疏。
希语是什么意思?
希腊人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希腊语族,广泛用于希腊、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以及土耳其一带的某些地区。古代希腊语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现代希腊语中
希:(xī)意为美好的希望、盼望。取名寓意阳光,有活力,生机勃勃,大有前途。
语:(yǔ)指语言、细语,取名意为妙语绝伦、出口成章,寓意有文***、有口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
希语意思为少言,少说话;一说指平谈无味的话。少言,少说话。一说指平谈无味的话。
《老子》:“希言自然。” 河上公 注:“希言者,是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按,爱,吝惜。 王弼注:“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然则无味不足听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希,听而不闻的声音。《老子》中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氏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字希的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字希的演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2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