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赵的演变,赵的文字演变过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字赵的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文字赵的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字的甲骨文演变过程及意思?
赵字的甲骨文演变过程如下:
1. 商代甲骨文:赵字写作“趙”,形状为一个人头加一个小巴掌。
2. 春秋战国时期:赵字逐渐演变为写作“肇”,形状为一个人头加一个短横。
3. 汉代:赵字继续演变为写作“炤”,形状为一个人头加一个火灰,代表火光闪烁。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赵字又写作“昭”,形状为一个人头下面加一个十字形,代表显明、明显之意。
“赵”这个字是怎么慢慢演变而来的?
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由此可见,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就赵池名称做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
赵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由来和演变过程:
形声字。从走,肖声。《说文》:“赵,趋趟也。”“趋赵”乃“趋赵”之误(参上“趋”字条),又用作疾行、超腾义。《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赵行口舍。”郭璞注:“赵,犹超腾。舍,三十里。”清王念孙《广雅疏证》:“超腾亦谓疾行。”引申为轻捷义。
用为少、小义,是“肖”之***借。文献中多用为姓氏或国名,古文字材料中或作“肖”。以上诸义音读zhào。
《诗·周颂·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毛传:“赵,刺也。”此义《汉语大字典》(缩印本)1453页音读diào,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150页音读tiǎo。“赵”是用简单符号“X”代替原字的一部分“肖”造成的简化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字赵的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字赵的演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2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