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语言教学书籍,彝族语言教学书籍推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彝族语言教学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彝族语言教学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好,请问研究彝族有哪些重要著作?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着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着;
《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
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
传统工艺美术
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在彝族物质民俗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彝族服饰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现,可将彝族服饰划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各种类型又可分为若干式样。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丰富而又精深的文艺理论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的***政策,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当成“蛮”“夷”文化而受到歧视和歪曲,许多优秀的文艺理论著作难以登上所谓“正宗”文艺理论的大雅之堂。解放后,在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无数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艺理论著作纷纷被发掘、整理出来。最近,贵州从彝文古籍中发掘出来的《彝族诗文论》就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艺论著。
方国瑜著《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版),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彝族史的专著,资料翔实,对于史料的考据甄别颇见著者之功力,对彝族的历史、经济的发展与演变都有深入的分析论证。
《彝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阐述了彝族的历史概况,是彝族史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马长寿所著《彝族古代史》论述了至***战争以前,彝族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马长寿所著《南诏国内的部族组成和奴隶制度》主要论述了公元8世纪形成的南诏国内的主要民族构成及其社会制度。
《彝族法律文化研究》 由云南大学法学院博导张晓辉、方慧家教授主编(民族出版社,2005年),这本书对彝族法律文化的历史和现实作了一个跨区域(滇、川、黔、桂彝区)、按族别(诺苏、纳苏、罗罗,腊鲁、撒尼等支系)的分类研究和整理,在历史线索上则按照《中国彝族历史纲要》(1993年出版)的脉络,在古代彝族先民的法律文化起源上顺着艾哺(原始)、尼能(母系社会)、笃幕(父系社会)时代进行描述,其中夜郎法规时根据彝文古籍翻译过来的。
彝族的孜木格尼是什么意思?
彝族的孜木格尼意思是吉祥如意。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有一个被称为“悬崖村”的小村庄。而“孜莫格尼”就是这里最为常见的新年祝福语。彝语原有一种音节文字,称为“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西波文”,通称老彝文。
存在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形,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1***5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并开始在四川彝族地区试行。而云南、贵州等广大彝区则仍然在使用传统彝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彝族语言教学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彝族语言教学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40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