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字演变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图片

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图片

cysgjjcysgjj时间2024-08-19 13:39:10分类文字演变浏览94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此必苦李的意思是是什么?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苦的文字演变释义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2. 此必苦李的意思是是什么?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什么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唐代·李白《古风之二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1、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同恶相帮,调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2、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歇后语】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典故】  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原句是: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出自《汉书·岑彭传》。陇:指今甘肃省一带。蜀:今四川省一带。成语“得陇望蜀”即由此而来。意思是:人总是苦于不知足,得到了陇地,还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欲望总是没有止境。

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必苦李的意思是是什么?

此必苦李的意思是: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此必苦李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它也是成语典故——道边苦李的出处。

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世说新语·雅量》“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大马路上有一颗硕果累累的李树,这样一颗李树在道路旁已经成熟了却没有人摘,说明这颗李树的果子必定是苦的。因此这句话演变成一个成语“道边苦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苦的文字演变及释义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48172.html

知足意思得陇望蜀
东汉到魏晋时期文字演变,东汉末到魏晋时期 鱼的甲骨文字演变,鱼的甲骨文字演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