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演变了多久,中国文字的演变时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的文字演变了多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的文字演变了多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字的字形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字形的演化
【篆书·大篆】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狭义指籀文(石刻石鼓文)
【篆书·小篆】小篆:秦统一后,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创制的统一的文字。赵高创造了中国的小篆,而且能背下来当时的秦律。
【隶书·古隶】古隶:也称秦隶。是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其特点是把小篆的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有棱角的横、竖、撇、捺、挑、勾等笔划。
【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钟繇(yao)所创,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楷书。
【草书】草书:在隶书基础上为书写简便而演变出来的。分为隶书演化来的叫章草和楷书演化来的叫今草。
【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它弥补了楷书的写速慢和草书的难辨认的缺点。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2019山西事业编招聘网-山西中公事业单位 ***://sx.zgsydw***/
从古至今一共有多少种汉字?
您好,我是格物书画,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汉字的种类及演变过程。
汉字在我国的地位自然不用说,一直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你真的了解汉字吗?现今的汉字的起源知道多少呢?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字是如何进行演变的。
汉字的起源
如果具体说汉字开始产生的时间,其实还难以断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这样说来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了,所以可以推测出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应该远在商代以前,那就是夏代或更早于夏代。
汉字的起源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
- 阶段一:甲骨文;
- 阶段二:金文;
- 阶段三:小篆;
- 阶段四:隶书;
- 阶段五:楷书;
- 阶段六:行书;
- 阶段七:草书;
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汉字的演变规律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历史都是如此的,每个时代的发展和生成都会随着文字而改变,而对于中国来讲更加如此,因为作为历史的统治者,文字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
中国最早的成熟的较系统的文字是殷墟甲骨文,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一般以“五四运动”为界,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中国汉字自古以来,只有5种字体: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1:篆书:包括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小篆。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狭义的大篆就是指籀文。
甲骨文、金文、籀文是根据文字的载体或人名来命名的,他们其实都属于篆书。
2:隶书:包括秦隶(古隶)和汉隶(今隶)。汉代成熟以后的隶书也叫“八分”。
3:草书:包括章草、今草(也叫小草)、狂草(也叫大草)。
从先秦上古到十一世纪,汉字的数量一直在增长。比如目前发现和整理的甲骨文字数量有4055个;到了东汉《说文解字》中,汉字数量增长到9353个;三国时《广雅》收字18150个;一直到北宋《类编》收录的汉字,高达33190个;之后汉字增量放缓,直到清朝《康熙字典》共收字46933个,是古代收录汉字数量最多的字书。
不过汉字的数量并非只有这么多,现代字书如《汉语大字典》更是收字60370个,其中《难检字表》还录入了不少读音不详的汉字。
而将佛经、道经和石刻资料中发现的异体字也包含在内的《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除了中国以外,受汉字影响的其他国家字书中也有大量汉字收录,比如日本《大汉和词典》收字五万个左右,韩国《汉韩大辞典》收字53667个。
虽然汉字数量众多,甚至还有衍生字形,真要统计一个准确[_a***_]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从商朝至今,使用最频繁、字义稳定不变的核心汉字不超过300个。
这些核心汉字在任意一篇文本中,占用字数量的70%,余下29%则有2000个汉字,而那孤独的1%则属于其他几万个汉字,其中大多数属于在文献中出现过一次或几次,或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的“一次性”的汉字。
而在27部先秦主要文献中,1076个汉字占全部用字的95%,而这些先秦典籍使用的汉字数量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富。比如《诗经》用字2831个,《周易》用字1358个,《老子》用字824个,而《孙子兵法》用字更是仅有760个。所谓微言大义,可见一斑。
汉朝及以后的文献中,如《史记》用字4932个,其中868个汉字构成了全篇90%的篇幅,有1017个汉字只出现过一次。
如果以《四库全书》作为依据,其收录3071本书共计8亿字,使用了29088个不同汉字。如果将用字频率做一个统计,那么最常用的1000字构成了整部书篇幅的81%,2000字构成了92%,4000字构成了98%。
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则是有3500个汉字,能够覆盖现代主流文本的99.48的篇幅。
所以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标里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这个标准,可以说是十分有依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的文字演变了多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的文字演变了多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48818.html